雖然不是第一次造訪紐約,不過上回是11年前的事,而且又是跟團的青少年夏令營,這回,孓然一身來到大蘋果城,真實的成為紐約城賤民的一份子,這才發現:台灣真好!
出發前就已經聽聞紐約種種光怪陸離的現象,自認已經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,但是,今天實際走上一遭,還真是大開眼界!
地鐵→紐約地鐵有上百年歷史,設備本就已老舊,老舊的東西,出狀況在所難免,可是,出了狀況不修,狀況只會越來越多,而不修的原因很簡單:因為紐約地鐵不能停止運作。地鐵幾乎是紐約人的交通命脈,每天數十萬人依靠著它通勤。今天若來個徹底大修,明天可能就是數十億美金的商業損失。所以,MTA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得過且過,我看,紐約地鐵要有完全穩定的一天,還得先來個徹底的破壞。
種族→美國是個種族大熔爐,在紐約尤其明顯,走在街頭,隨時可以聽到各種語言:西班牙語、國語、法語...還有許多聽不懂的方言,還真是讓我這種從小生長在單一種族國家的人嘖嘖吃驚。
辦事效率→說真的,這是我這幾天最感驚訝的部份。照理說,一個資本主義的國家,尤其是服務業當道的國家,辦事的效率應該都很高,不過,許多老美基本上做事的精神是:不是我分內的事,就不會幫你處理,責任分工相當清楚。從正面角度來看,可以說這是一個有制度的國家。不過,換句話說,就是一個流程要跑好幾道關卡,比如說NYU學生註冊這件事來說,在台灣,新生註冊大概一天就可以搞定,但是在美國,即使是NYU這樣有名的學校,一個國際學生註冊,要做14件事,而其中很多看似可以很快速解決的事,老美硬是要給你拖上一兩天才完成。也就是說,我要跑同一個地方好幾次。來到紐約四天,我已經跑學校三天,結果還無法順利完成註冊。唉...真的是無力到不行!
積極性→在美國,太被動的人是無法生存的。很多事情,不會有人跟你說,而是你自己要去問或是去查。我那天的烏龍匯款事件,就是因為ATM並沒有告知說存款要將現金放在特定的信封內,所以才會發生$1800消失的慘案。現在想想,如果當時能拉下臉皮,用破破的英語去詢問清楚存款的方式,今天就不會把事情搞的這麼麻煩。
總而言之,來到一個陌生國家,如何快速適應當地的風土民情與文化差異,應該是留學生活中最重要的課題,這幾天真的感覺挺挫折的,在台灣舒服的生活不過,跑來太平洋的彼岸當窮苦的留學生,有時想想眼淚都快掉下來。不過,我也不是那麼輕易就退縮的人,這樣的磨練對我未來絕對是有幫助的,加油囉!
Tuesday, August 07, 2007
大蘋果初體驗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1 comment:
加油加油~一切會慢慢順利的
等你安頓好了,記得放些紐約生活的照片喔
Yosemite爬岩一定很棒,好好享受吧
真希望我也能早點去朝聖!
Post a Comment